欢迎访问山东成人高考网!本网站主要为山东专升本、高起本、高起专成考考生提供报考指导服务,网站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官方信息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www.sdzk.cn为准。
  • 咨询:0531-69953363
城市:
成考系统:

考前辅导

复习资料

成考教材

试题真题

立即报名

考生交流

_山东成考网

山东成考网> 成考试题题库列表页> 对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

2014年高起点语文真题试卷

卷面总分:150分     试卷年份:2014    是否有答案:    作答时间: 150分钟   

答题卡
收起答题卡 ^

试题序号

对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或分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

  • A、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,有90%的信息来自面部,而其中的大部分由人眼来传递

  • B、含有1.37亿个感光细胞的视网膜,能即时处理收到的信息并将其传递至人的大脑

  • C、眼球底部的三级神经元具有分析综合能力,而脑神经也会支配瞳孔、眼球的活动

  • D、现代研究表明,瞳孔的放大、收缩及保持不变,反映出人类不同的心理活动状态

正确答案:
参考解析:
上一题 下一题

更多题目 请在 下方输入框 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:

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

  • A、昏   赠   功亏一

  • B、心  劣    深痛绝

  • C、装  记   歌载舞

  • D、误  慢  心旷神

作者在文中说,“树木应该就是村庄的灵魂”,后来又追问“家乡将何去何从”。对此, 你是如何理解的?

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?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理活动?

扫码查看答案

微信扫一扫查看试题答案

山东考生在线服务

专升本咨询

高起专/本咨询

学校专业咨询

考前辅导咨询

复习礼包领取

报名入口

扫码立即关注公众号

扫码立即加入交流群

公众号

交流群

回到顶部

关闭

关注公众号

服务时间08:00-24:00

微信公众号

考生交流群

免费课程/题库

微信扫一扫

关闭